实习生 徐雯婷 林宇
刘木祥的著作很接地气,随口即兴的一段演唱,有节奏有板眼有韵脚。三句半、湖北大鼓、快板书,一场节目演下来,观众们先是被那诙谐风趣的脸上表情和动作感染,接着就为那意味深长的内容惊叹。
江夏市民大众把他赞誉成“江夏赵本山”,关于这种美称,刘木祥更愿深信自己是名地道的民间曲艺艺术创造者。从事大众文明作业50余年,创造各类文艺著作一千余件,这其间包含了他对人生、生命以及对社会和年代的考虑。
刘木祥以为,曲艺著作来源于日子,贴近于大众,创造不是信手拈来,需求有日子体会、年月堆集和情感感悟,一个好的著作,除了让人能看的轻松外,还要给人留下一些幻想的空间,或是警醒教育,又或是赞许与感动。
谈创造:12岁登台出演情形剧
从1971年葛洲坝发电站建造兵团的“战地土喇叭政工员”、城镇文明站到区县文明馆,年近70岁的刘木祥,身段消瘦,但一讲起扮演与创造,身上现在会散发出一股表达的愿望。
诱发他对文艺扮演喜好的种子埋在了1964年。其时从范湖公社考到榜首初级中学的刘木祥,有幸出演了校园汇演编列的情形剧《小苦瓜》。 “不忘阶层苦,紧记血泪仇。我其时扮演的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小孩子。”谈起初度登台阅历,刘木祥回味万千。
这次情形剧是他文艺生计的启蒙,而他人生榜初度正式的登台露脸的处女作,是他五年后在江夏区“业余大众文艺创造节目会演”中自编自导自演的快板扮演——《老汉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