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来自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宣告建立“生命来源联盟”,方案探究生物体的化学和物理进程以及合适支撑其他星球生命的环境条件。他们以为,对火星、木星的新探究效果,以及韦伯太空望远镜等观测设备的前进,将有力支撑人类关于“地外生命”的探究。
地球以外的国际真的存在生命吗?地球上的生命从来源、演化至人类文明呈现,用了38亿到40亿年时刻。1979年,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地球以外的文明国际》一书中猜想,在其他恒星周围应该也有行星盘绕,因而也或许有生命存在。但他以为因为间隔过分悠远,人类或许永久无法回答是否存在“地外生命”。
跟着观测仪器越来越精细,1995年法国上普罗旺斯天文台初次直接调查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尔后更多的系外行星被连续发现。迄今,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行星总数已超越5000颗,其间大约70颗的质量与地球十分挨近。也就是说,它们有或许像地球相同,存在能够保持生命的生态系统。跟着探究的深化,如运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人类的视界能够拓宽到整个银河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项研究效果以为,银河系内共有约1000亿颗行星,其间至少170亿颗的体积与地球适当。天文学家估量,可观测国际中星系数量最少有2000亿个。
地球上包含人类在内的任何生命,都是由氢、碳、氧、氮、硫、磷等根本元素组成的。其间氢和氧结合构成的水,参加了生物体内一切的生理生化进程,碳是一切生命的骨架,氮、硫、磷是组成生命仿制、暗码传承的首要元素。科学家经过光谱调查发现,这些元素在可观测国际中处处存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并且,它们都是经由相同的天体物理进程构成的:国际中的氢元素都是在国际大爆炸中构成的,而其他元素都是在恒星内部的核组成进程中构成的。
科学家发现,水作为比热容最大的液体之一存在于行星外表,关于保持合适生物生计的温度环境至关重要。碳的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上更是绝无仅有,它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或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构成很多化合物。水和碳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物质。因而,咱们有理由信任,如果在国际其他旮旯存有生物,其生化进程也是能够被人类所认知的。
尽管人类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地外生命”,但仍在进行不懈的探究。火星和地球相同,都是坐落太阳系宜居带的行星。承认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能够首要打破咱们对地球生命在国际中具有唯一性的哲学认知和科学调查。更有目共睹的方案是,人类运用勘探器对木星或土星的冰卫星进行勘探,在这些卫星的地下海洋搜索生命的“蛛丝马迹”。
迄今,人类发现的系外行星大多数为相似土星和木星的行星,若其冰卫星的地下海洋中存在生命,则可极大添加宜居行星的数量。近来,欧洲航天局“木星冰卫星勘探器”发射升空,该勘探器将敞开为期8年的奔赴木星的旅程,以探寻木星的严寒卫星中是否存在生命休息。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人类生命的重要议题。经过探寻“地外生命”之谜,人类也能够加深对本身的知道,构成更开阔、更深远的时空视界,找到可持续发展之道。
(作者为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天体生物学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5日 13 版)